明星拍电影的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炒作绯闻:
在电影上映前,通过炒作演员的绯闻来吸引公众的注意。例如,有关演员夜不归宿、与神秘男子共度夜晚、与漂亮女模特在夜店相谈甚欢等新闻,这些都会成为讨论的热点,从而为电影上映制造话题。
夸大拍摄过程:
影片制作过程中,宣传人员会夸大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辛苦程度,比如女演员在生理期也要下水,男演员腰扭了还要继续拍摄,导演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等。这种宣传手段旨在激发观众的同情心,从而提高电影的关注度。
大规模试影:
对于没有大牌明星、导演或大制作的电影,制片方可能会选择大规模的试影,即让演员在城市和大学城中奔波,联系试影地点,以此形成良好的口碑,并通过口碑传播吸引观众。
票补现象: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进入影视行业,导致大规模的票补现象。电影上映前预售票价可能非常低,如9.9元,从而吸引大量观众购票,使得电影在上映初期获得高票房和排片率。
拍摄过程中的“套路”:
有些镜头可能并非真实拍摄,而是通过特效或后期制作来完成。例如,一些洗澡戏可能使用加湿器来制造“水蒸气”,或者演员在冬天拍摄时穿厚衣服以应对低温。
真实的艰苦拍摄:
尽管有些宣传是夸张的,但也有一些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拍摄,演员需要忍受蚊虫叮咬和身体不适。
明星的个人投入:
有时明星会为电影投入大量个人资源,甚至抵押房产来支持电影的制作。例如,吴京在拍摄《战狼》系列电影时,因资金链断裂,妻子谢楠支持他抵押房子贷款。
这些套路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票房,最终实现商业成功。然而,这些手段是否道德或值得提倡,则存在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