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数控编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使用Mastercam软件
将AutoCAD文件导入Mastercam,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具体步骤包括:
新建一个AutoCAD文档,将曲线单独拷出,另存为*.dxf文件。
打开Mastercam软件,打开*.dxf文件,删去其他不需要加工的轮廓线,只留样条曲线。
选择加工方式,生成加工程序。
将*.dxf文件读入Mastercam软件,进行平移原点、设置刀具参数等操作。
编写G代码宏程序
利用G代码的强大功能,写出宏程序。
宏程序提供了变量、算术运算指令、功能函数和控制指令,可以解决一些简单且有规律的曲线,如正弦曲线、抛物线等。
例如,正弦曲线的宏程序示例:
```
G65 P9910 AOB360.C100.F100
l = 0
2 = 360.00
3 = 100.00
9 = 100.00
WHILE [1 LE 2] DO1
10 = 3 * SIN[1]
G90 G1 l Y 10 F 9
1 = 1 + 10
END1
```
使用C语言或其他语言生成程序主数据文件
用C语言(或其他语言)产生程序的主数据文件,然后手动在文件头尾加上功能语句,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复杂曲线的加工。
公式曲线数控车削编程
通过使用计算机语言,将加工轮廓的表达式转化成数控系统能够识别的控制指令。
常用的曲线表达式有:圆弧、直线、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编程流程包括:
绘制或设计加工零件的草图,并标注加工轮廓和尺寸。
根据加工轮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
将加工轮廓的参数输入到公式中,得到轮廓的坐标点。
将轮廓的坐标点按照数控系统的规定转换为数控程序语言(如G代码)。
将生成的程序上传到数控系统中,调试程序以保证精度和完整性。
启动数控系统,开始数控加工。
线切割曲线编程
确定曲线形状,可以通过CAD软件绘制或通过数学函数表达。
确定切割点密度,根据加工要求,确定曲线上的切割点密度。
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曲线的参数方程。
划分刀补,计算每个切割点的刀补量。
生成刀具路径,将刀补量和曲线的参数方程转化为刀具的路径。
生成G代码,将刀具路径转化为数控机床可以识别的G代码。
调试和优化G代码,确保刀具路径的正确性和加工质量。
建议
对于简单的曲线,如圆弧,可以直接使用G代码指令(如G2、C3、I、J、K、R)进行编程。
对于复杂的曲线,如椭圆、抛物线、渐开线等,建议使用Mastercam等工具软件生成曲线程序,或者编写G代码宏程序来解决。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非圆曲线,可以采用较小的弦长进行划分(弧圆拟合),以增加插补点,提高曲线拟合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