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测量仪的编程可以通过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式实现。手动编程需要操作人员根据测量要求手动输入测量点的位置和其他参数,然后通过测量仪进行测量。自动编程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测量程序,然后直接加载到测量仪中进行测量。
三坐标编程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测量范围和目标:
首先要确定需要测量的物体范围和具体的测量目标,包括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以及其他特征。
建立坐标系统: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建立一个坐标系统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这可以通过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或其他坐标系来实现。
设置测量工具和参数:
根据测量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参数,包括选择测量头、测量针等工具,以及设置测量的分辨率、精度、扫描速度等参数。
编写测量程序:
根据测量目标和工具参数,编写测量程序来指导机器进行测量操作。测量程序包括测量路径、测量次序、测量点、测量速度等。
设置测量策略:
针对具体的测量目标和要求,制定测量策略,包括选择测量方式(点测量、扫描测量等)、确定测量顺序和步骤、设置测量精度等。
进行测试和调整:
在编写完测量程序后,进行试测和调整。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可能需要对测量程序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执行测量:
在确认测量程序和参数无误后,进行正式的测量。根据测量程序的指导,机器会自动执行测量操作,并生成测量结果。
三坐标编程可以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进行,常见的有DMIS(Dimensional Measuring Interface Standard)和PCDMIS(Personal Computer Dimensional Measurement Interface Standard)等。编程人员根据测量要求和尺寸特征,在编程软件中创建测量路径,定义测量点和测量方式。程序中还可以包括一些校准、补偿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三坐标测量仪本身并不具备编程功能,但是它可以与计算机进行连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数据的处理分析。
总之,三坐标编程是一种用于控制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的编程方式,它可以实现对物体三维尺寸和形状的测量,并具有快速、准确、自动化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