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成型机(也称为电火花成型机床)的编程过程涉及多个步骤,需要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和代码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以下是一般的编程步骤和要点:
编程概述
在编制程序前,了解数控电源柜的规格、性能、系统功能及编程命令格式。
分析图样规定的技术特性、零件的几何外形、尺寸及工艺要求,确定加工方法和路径,进行数值计算以获得加工数据。
按照机床规定的代码和程序格式,将加工尺寸、参数等编制成加工程序。
编程步骤
分析零件图纸:明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步骤、路径、夹具和电极等。
处理:计算电极轨迹。
编写加工程序清单:制作加工控制程序。
语句格式
G命令:G代码+移动轴+符号+肯定值增量值,例如:G01X100Y200Z100。
C命令:C代码+条件号,用于选择加工条件,格式为C×××。
M命令:辅助命令,如抬刀控制指令G30、G31、G32等。
编程要求与规定
在一个语句中,C条件在前,M代码在中,G代码在后,即“C条件M代码G代码”。
使用标准的G代码和M代码,并可以引入宏代换命令H代码以简化编程。
其他常用指令
坐标系统设定:如G54、G55、G56、G57、G58、G59等用于选择坐标系。
几何参数设定:定义加工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位置,可以使用CAD软件设计后导入。
切割路径设定:设定切割路径,包括直线、圆弧等形状。
切割参数设定:设置电流大小、脉冲频率、脉冲宽度等。
加工策略设定: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策略,如切割顺序、速度等。
编程语言
通常使用G代码(G-code)或专门的EDM编程语言进行编程。
程序结束
程序结束指令以M02作为整个程序结束的符号。
建议
学习基础知识:在开始编程之前,建议先学习数控电火花成型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使用CAD软件:利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加工路径规划,可以简化编程过程。
实践练习:通过实际编写和调试加工程序,积累经验,提高编程技能。
参考文档和手册:参考机床制造商提供的编程手册和参考文档,了解具体的编程指令和格式。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逐步掌握电火成型机的编程方法,实现高效、精确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