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坐标系的求解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参考点
参考点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通常用机械挡块或电气装置来限制刀架移动的极限位置。它的主要作用是给机床坐标系一个定位。
选择坐标系类型
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类型。常见的坐标系类型包括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柱面坐标系等。
确定原点位置
原点是坐标系的基准点,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点。确定原点位置时,需要考虑与工件位置相关、与机床零点相关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建立坐标系
根据选择的坐标系类型和确定的原点位置,建立坐标系。这包括定义坐标轴(如X、Y、Z轴)和确定各坐标轴的方向和坐标值范围。
输入坐标值
在建立坐标系后,需要输入坐标值。输入坐标值时,需要注意坐标值的准确性、单位一致性和安全性。
校准坐标系
在输入坐标值后,需要对坐标系进行校准,以确保原点位置的准确性、测量范围校准和精度校准。
对刀
机床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所以必须要弄清楚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通过对刀完成。
选择编程坐标系原点
在进行数控编程时,首先要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形状特点和尺寸,将零件图上的某一点设定为编程坐标原点,该点称为编程原点。为了计算方便和简化编程,通常将工件坐标系的原点选在工件的回转中心上。
使用绝对坐标或增量坐标
数控编程中常用的坐标方法包括绝对坐标法和增量坐标法。绝对坐标法是指从工件坐标系或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出发,通过确定每个坐标轴上的绝对位置来描述工件表面上的每个点的位置。增量坐标法是指以工件上一个点的坐标为基准,通过指定各个轴上的增量值来描述下一个点的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定数控编程中的坐标系,并确保加工精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