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G中完成加工模块的设置后,进行编程的步骤如下:
导入模型
在UG中打开文件,输入文件内容或加载外部CAD文件。
建立加工零件
在状态栏中添加加工体,或从CAM层中拖拽。
设置加工坐标系(MCS)
根据加工需求,设置工件坐标系,确定零件在机床上的位置和方向。可以通过坐标系的创建和转换功能来设置工件坐标系。
创建刀具库
根据加工需求,创建刀具库,并定义各个刀具的参数,如刀具直径、长度、切削参数等。可以通过刀具库管理功能完成刀具库的创建和编辑。
创建加工操作
在UG中创建不同的加工操作,如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例如,创建一个“轮廓铣削”操作,选择矩形轮廓作为加工对象。
设置刀具路径参数
详细设置刀具路径的参数,确保加工路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这包括指定切削区域、进给量、切削速度等参数。
生成加工路径
根据刀具路径、加工工序和加工参数,生成数控加工路径。可以使用UG的路径生成功能,根据预设的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数控加工路径。
进行仿真验证
完成数控加工路径生成后,需要进行仿真验证,检查加工路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干涉等问题。可以使用UG的仿真功能,对加工路径进行仿真验证。
导出数控加工程序
完成加工路径的验证后,可以将生成的加工路径导出为数控加工程序。可以使用UG的数控编程辅助功能,将加工路径转换为数控加工程序,并导出到机床进行加工。
后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对生成的加工程序进行后处理,如优化刀路、设置加工模板等,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建议:
在进行编程前,确保零件模型准确无误,并符合加工要求。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
在生成加工路径后,务必进行仿真验证,确保加工路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可以利用UG的模板设置功能,保存常用的加工参数和程序,以便于后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