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专资,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是一项旨在支持电影事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它主要通过向电影院票房收入征收一定比例的资金,然后用于资助电影制作、放映以及电影行业的宏观调控等方面。
电影专资的设立与征收
设立背景:电影专资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中央宣传部牵头,联合多部委共同创建,其目的是“取之于电影,用之于电影,促进电影事业发展”。
征收方式: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电影局的规定,从2013年起,县级以上城市电影院电影票房收入的5%需要上缴作为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电影专资的使用范围
电影专资的使用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资助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影片的拍摄;
城市影院的新建与改造;
胶片向数字化发展;
影院计算机售票系统的推广;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
少数民族电影译制;
重点制片基地资助;
县城影院建设补贴;
国产优秀影片资助;
中国电影走出去资助;
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
资助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
资助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
电影专资的管理与监督
管理机构:电影专资由财政部和国家电影局联合管理,中央和省两级分别设立国家和省级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本级管委会事务。
资金监管:电影专资全额上缴中央和地方国库,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电影专资的政策调整
免征政策:为支持电影行业发展,财政部和国家电影局会不定期发布阶段性免征电影专项资金的政策,例如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免征政策。
电影专资作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财政支持,其在推动电影制作、放映以及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电影专资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