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测量方法
胸围 - 选取胸部最丰满处(如肩胛骨下方)作为测量点,用软尺水平环绕一周,保持卷尺贴合身体且不过紧。 - 若使用衬衫测量,需从腋下平行绕量。
腰围
- 侧身站立,找到腰部最细的折痕(通常在肚脐上方3cm处),用卷尺水平环绕一周,预留1-2cm宽松空间。
臀围
- 双脚并拢站立,测量臀部最丰满处(跨骨与肚脐之间)的周长,同样保持卷尺松弛。
肩宽
- 从左肩端沿直线滑向右肩端,测量两侧肩峰之间的距离。
衣长
- 背靠墙站立,测量头顶到脚踝的垂直距离,或平铺衣服从肩线到下摆的垂直距离。
袖长
- 从肩线到袖口的距离,需穿过衣领。
二、其他关键尺寸
领围: 颈部喉结下方2cm处环绕一周,测量时皮尺与皮肤平行,可容纳2指空间。 裆深
裤长:从腰部到脚踝的垂直距离,裤脚需自然下垂。
三、注意事项
测量规范 - 保持卷尺水平、贴合身体,避免过紧或过松,不同部位的松紧度需结合款式调整。
- 若衣物有肩垫或垫肩设计,需在肩峰下方测量。
尺码表对照
- 不同品牌和款式存在差异,建议购买时参考品牌提供的尺码表,或使用国际标准转换公式(如美制转欧制)。
- 若测量值介于两个尺码之间,应选择更大一号,避免穿着过紧。
特殊情况处理
- 上衣需考虑肩线设计(有肩垫需向后测量);裤长需根据裤脚款式调整(如高腰裤需增加测量长度)。
- 装饰性衣物(如带有腰带、褶皱等)需提前标记测量点。
四、建议
专业测量: 若对尺寸有严格要求,可请裁缝或专业店员协助测量。 试穿调整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更精准地掌握自身尺寸,提升穿衣舒适度与合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