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可穿衣服的人物需要结合人体结构、服装褶皱和动态表现,以下是综合步骤和技巧:
一、人体结构基础
几何化体型 - 头部:
近似球体,注意下巴和颧骨的弧度
- 躯干:上半身倒梯形(肩宽>腰宽),下半身正梯形
- 四肢:手臂和腿可视为圆柱体,关节处用球体过渡
- 男性特征:肩宽、腰直、肌肉明显;女性特征:肩窄、腰细、臀部丰满
- 儿童特征:头部大、身体比例短小
动态与重心 - 通过“重心线”(脖子到支撑脚的垂直线)保持稳定
- 动态线可用“S形”或“C形”概括动作趋势
二、服装褶皱与质感
款式适配
- 紧身衣:贴合体型,褶皱集中在关节处(如肩部、袖口)
- 宽松衣:垂感强,褶皱自然且分布均匀
- 特殊设计:如高领、飘带等需单独处理
动态褶皱
- 动作变化时,服装褶皱需随之动态调整,例如弯腰时衣襟下垂
三、绘制步骤
基础人体
- 用几何形状勾出头部、躯干、四肢的框架
- 添加肌肉线条和关节细节
添加服装
- 先画出人体轮廓,再根据体型添加衣褶和服装款式
- 注意服装边缘的流畅性和自然下垂感
细节处理
- 绘制五官、头发和配饰,调整色彩搭配
- 通过线条粗细和色彩冷暖表现质感(如丝绸的光泽、棉麻的质朴)
四、技巧与注意事项
比例练习: 通过照片或几何图形辅助掌握男女性体比例 动态参考
分层绘制:先画静态结构,再叠加动态褶皱,便于修改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系统地掌握可穿衣服人物的绘制技巧,从基础几何形态到动态表情,逐步提升画面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