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 指没有伴奏的独唱或合唱。它要求演唱者准确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以便能够自如地完成演唱。清唱是一种技巧性较高的演唱形式,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
清唱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一人清唱,也可以是多人合唱。在戏曲中,清唱通常指不化妆演唱一段至数段戏曲唱腔的表演形式,乐器简单,一般只唱某出戏中的一段或数段。清唱者保持站立,以歌曲、言词和肢体动作来表现故事的内容;鼓手则坐着用鼓击出长短不同的节奏并发出“jota”、“eolssigu”等感叹,为清唱者的表演增添兴致。
清唱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最早出现于市民文化发达的朝鲜时代(1392-1910)中期。当时,专门从事清唱的人社会地位很低,清唱也只是一种底层的市民文化形式。然而,到了朝鲜末期,清唱受到官僚阶层的欢迎,流传的范围也得到扩大。2003年,清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