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

时间:2025-03-02 07:10:21 娱乐杂谈

被动语态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当重点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时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突出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例如:“The book was read by him”中,重点是书被读取,而不是谁读取的。

当执行者未知或不重要时

当动作的执行者可能不重要或未知时,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提及执行者。例如:“The work has been completed”中,工作已经完成,但不知道具体由谁完成。

当上下文中已经提到了执行者,重点更多地在于动作的影响者时

如果上下文中已经明确提到了执行者,而重点在于动作的影响或结果时,可以使用被动语态。例如:“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child”中,虽然知道是孩子打破了窗户,但强调的是窗户被打破的事实。

当强调被动语态下的动作或状态时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动作或状态本身,可以使用被动语态。例如:“The decision shall be made by the committee”中,强调的是决定将由委员会做出,而不是谁做出决定。

在正式或书面语中

被动语态在正式或书面的语境中更为常见,因为它听起来更为客观和正式。例如:“Some new computers were stolen last night”中,使用被动语态强调了电脑被盗的事实,而不是谁偷的。

当需要避免提及执行者或使句子更简洁时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避免提及执行者或使句子更简洁,可以使用被动语态。例如:“The wall was painted by Tom”中,使用被动语态使句子更简洁明了。

总结来说,被动语态的使用取决于句子的重点、执行者的已知性以及所需的语气和正式程度。通过合理使用被动语态,可以使句子更加客观、简洁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