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定征收

时间:2025-03-04 01:03:33 娱乐杂谈

核定征收是税务机关在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或难以准确确定应纳税额时,依法采用合理方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它主要分为定率和定额两种核定方法,可参照当地同类或类似行业的税负水平,根据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进行定率核定,通过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测算核定,以及采用其他合理方法进行核定。核定征收综合税率通常在2.5%—3%,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核定征收适用于规模较小、不具有完备建账能力的纳税人,以其基本情况及行业情况作为征收依据,使用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额。在核定征收的情况下,成本和进项不会计入应纳税额的计算,直接以营收作为纳税基础。

核定征收的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对无建账能力或虽设账册但记录简单,难以准确计算出计税金额的纳税人,采取由税务机关核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个固定的计税金额(定额)依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征收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核定征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税收计算过程,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管理和监督难度,因此税务机关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