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是一门 以自然科学为主,将社会科学、经济学融合起来的应用性学科。它主要研究商品及其价值,以及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如何实现这些价值的规律。商品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交叉性学科的特点,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与其他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商品的使用价值:
研究商品在满足人们需求方面的属性,包括商品的质量、品种、功能等。
商品的价值:
探讨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涉及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
商品的交换价值:
研究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比例和影响因素。
商品的变化规律:
分析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品种更新等规律。
商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创立和发展阶段、全面质量观阶段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国外,商品学课程首次开设于18世纪,由德国人约翰·贝克曼创立。在中国,商品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引入到迅速发展,再到成为商业教育必修课的过程。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对商品体、商品-人-环境系统的研究,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探讨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此外,商品学还涉及融合学派的研究方法,主张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研究和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
总的来说,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学科,对于理解商品经济、指导商品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