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户分离是指 个人的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户口登记是由国家公安机关主管,并遵循“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和“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的原则。如果一个人的户籍登记地与他的居住地不一致,那么这个人就被视为人户分离。
具体来说,人户分离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户籍在外区,居住在本区;
2. 户籍在本区,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街道;
3. 普查时点户口在本户,人未在此处居住(即“户在人不在”);
4. 普查时点人在本户居住,户口不在本普查小区(即“人在户不在”)。
人户分离可能会影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因为很多学校会优先考虑“人户一致”的情况。因此,有家长可能会选择办理人户分离,以便孩子能在居住地对口入学,但这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条件不足可能导致孩子被统筹安排。
办理人户分离通常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表;
本人身份证;
《居民户口簿》或加盖单位人事等部门印章的《集体户口个人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应当一致,否则即为“人户分离”。人户分离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户籍登记制度跟不上脚步、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