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指诸葛亮刚离开他隐居的地方,跟随刘备去打天下,形容初次出来做事。现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开始工作或缺乏经验。
具体来说, 初出茅庐的意思包括:
原意:
原比喻诸葛亮新露头脚,接受刘备的邀请,成为军师,并在首次战役中取得胜利。
现意:
现多用来形容人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这个成语的结构是动宾式,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或定语。例如:
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高老夫子》)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