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是: 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这个成语出自《荀子·议兵》和晋·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形象地描述了即使面对极端危险和困难,也毫不退缩的决心和行动。
成语出处:
1. 《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2.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出生入死。
反义词:贪生怕死。
成语辨析:
赴汤蹈火:强调的是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无畏和勇敢,勇往直前。
赴汤跳火:与“赴汤蹈火”意思相近,但“跳”字更强调一种跳跃的动作,同样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相关例句:
1. 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赴汤蹈火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
2. 在战场上,战士们总是表现出赴汤蹈火的英勇精神,令人敬佩。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