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杠杆,也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固定成本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而变动成本则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经营杠杆的原理是,当企业销售量增加时,由于固定成本不变,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使得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的增长率。相反,当企业销售量减少时,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会升高,导致单位产品利润下降,利润下降率也会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
经营杠杆的量化可以通过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 \text{经营杠杆系数(DOL)} = \frac{\text{息税前利润变动率}}{\text{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
也可以表示为:
\[ \text{经营杠杆系数(DOL)} = \frac{\text{边际贡献}}{\text{息税前利润}} \]
其中,边际贡献等于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
高经营杠杆水平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对销售量变化的反应更敏感,即销售额的小幅变动会给利润带来更大的波动。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高经营杠杆对企业有利,因为它会让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然而,高经营杠杆也可能带来更高的经营风险,因为销售量的下降会导致利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