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校课程,也称为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以学校为本,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在系统评估地方、学校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编制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地校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
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
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开发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课程。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
利用本地资源:
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地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理解,地校课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地校课程方案强调要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小学地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为核心,并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学力的提高,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