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一部 重要的童蒙读物,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它使用了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以四字一句的形式写成韵文,内容涵盖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诸多方面。
《千字文》的编纂始于梁武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它不仅是古代帝王将相家族幼童的习诵课本,更是由帝王推广刊诸于世的启蒙教材。
《千字文》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仅在古代被广泛用作儿童启蒙教材,而且流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历代对《千字文》的评价极高,称其为“天下第一字书”。
此外,《千字文》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和意大利文版,成为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