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晕是一种 常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高云一般由微小的冰晶组成,这些冰晶相当于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高云中蕴含的冰晶时,经过两次折射和反射便形成了日晕。由于蕴含冰晶的高云一般是雷雨天气入侵的“先锋”,所以日晕的出现往往预兆着天气在短时间内便会转坏。
具体来说,日晕多出现于春夏季节,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其意思就是若出现日晕的话,夜半三更将有雨,若出现月晕,则次日中午会刮风。日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但说这种现象可以预兆气候的旱涝、地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在古代,日晕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兆,预示着灾祸。从阴阳学的角度看,日晕的出现和阴阳交和有关系,阴阳交和则意味着男女关系。因此,古人说“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阴阳不和,昏姻错乱,淫风流行,男女互相奔随,则此气盛。”。
此外,日晕的另一个预兆就是战争或者武力。在古代兵阴阳家看来,日晕是引导进攻的标志,“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因而随着虹进攻它停驻的位置,必然能获得胜利。”。
综上所述,日晕主要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其形成与高空中的冰晶有关。在现代,日晕的出现通常预示着雷雨天气的到来,而在古代,日晕则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可能预示着灾祸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