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换汽车轮胎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胎纹深度不足:
当轮胎的胎纹深度低于1.6毫米(部分地区要求2毫米)时,需要更换轮胎。胎纹深度可以通过胎纹深度计测量,或观察轮胎磨损标记(TWI),当胎面与标记齐平时需更换。
轮胎磨损不均匀:
如果轮胎出现单侧磨损、中央磨损或波浪形磨损,且磨损严重,需要更换轮胎并检查车辆。
裂纹或损伤:
轮胎侧壁或胎面出现裂纹、鼓包或割伤等情况时,可能导致爆胎,需要立即更换。
轮胎年限:
即使胎纹深度足够,使用超过6年的轮胎也应定期检查,超过10年则建议更换。可以通过查看轮胎侧壁上的DOT代码来确定轮胎年限,后四位数字表示生产的周和年份。
驾驶感受:
如感觉车辆操控变差、噪音增大或震动增加,可能是轮胎磨损的信号,需要及时检查轮胎状况。
胎压异常:
如果轮胎频繁漏气或胎压持续下降,可能是轮胎老化或受损导致,需要检查并更换。
轮胎鼓包:
轮胎出现鼓包,通常是轮胎猛烈撞击马路牙子、大石头或者减速带等原因造成的,导致帘布层帘线严重断裂。鼓包的轮胎随时可能发生爆胎,非常危险,必须立即更换。
胎侧损伤严重:
胎侧是轮胎最薄弱的部位,如果胎侧橡胶完全开裂,说明轮胎的气密层、帘布层、保护层等结构已被完全破坏,此时不宜再进行修补,建议更换新胎。
胎面受损严重:
当胎体受到很大的作用力时,轮胎内部结构就会受损,胎体严重变形,这时轮胎的抓地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继续使用会增加行车风险,应更换新的轮胎。
轮胎扎孔较大或修补次数过多:
如果轮胎扎孔比较大或者修补的次数太多,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的压力非常大,长时间行驶有一定的爆胎概率,所以应及时更换。
综上所述,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轮胎的胎纹深度、磨损情况、裂纹、年限等情况,并结合驾驶感受来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轮胎。如有异常需及时到正规维修点进行检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