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玉在古代中国是一种重要的丧葬习俗,具有多种讲究和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葬玉讲究:
玉衣
材质:通常由金属丝线将玉片穿掇而成,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等,以不同材质显示身份等级。
功能:相传可保存尸身不腐,是古代贵族或皇室的专用殓葬品。
玉握
材质:一般为鸡骨白大玉握猪汉等,握于死者手中。
象征:猪形玉握象征财富和吉祥,新石器时代亡者一般手握一对兽牙。
九窍玉塞
用途:填塞死者的九窍(双耳、双眼、双鼻孔、一口、前阴、后阴),以防精气外逸。
象征:玉塞被认为有防腐和保护尸体的作用,帮助灵魂永存。
玉饰
种类:包括玉镯、玉佩、玉戒指等,常悬挂在衣物上。
象征:玉饰一般有圆形、方形或瑞兽等吉祥造型,寓意吉祥和祈福。
选址与时间
选址:一般选择地势较高、环境优美、土壤肥沃的地方,象征吉祥和高贵。
时间:多在春秋两季进行埋玉仪式,春季象征生命开始,秋季象征生命终结。
仪式
祭拜:埋玉前要举行祭拜仪式,向神灵、祖先表示敬意。
埋藏:祭拜后将玉石埋藏于事先挖好的坑中,摆放整齐,与土壤充分接触。
祭奠:埋藏完毕后,举行祭奠仪式,焚烧纸钱、元宝等,以示哀思。
禁忌
地势:避免选择地势低洼的地方,以免积水影响玉石保存。
环境:避免在恶劣环境中埋玉,如靠近坟墓、污染源等。
材质:避免选用劣质玉石,以免风化影响传承。
这些讲究和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人对死亡的尊重和对死后世界的信仰,葬玉不仅是对逝者身体的保护,更是对灵魂安宁和永恒幸福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