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 篇4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生可能回答“庐山”、“西岭雪山”。师板书:庐山、西岭雪山。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唐代李白(1016年-1087年),中国著名的“诗仙”诗人之一,以豪放、浪漫和不羁的心境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宣州时的孤独经历成为他的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 通过介绍,学生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
- 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进一步解释诗句:
“独坐敬亭山”。“独”指“谁”,指自己一个人。这里用了“独坐”,表示诗人在独自一人的心境下,以一种高远的姿态面对这座高耸入云的敬亭山。“听从群鸟”中的“群鸟”指的是周围环绕的鸟类,“孤云为伍”是描绘了周围的孤独与宁静,“只有一朵孤云为伍”,表达了一种孤寂而坚韧的感觉。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
- 通过探究,学生能试着读出自己的声音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 教师在学生的模仿过程中,引导他们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和长音标示出来;
-
学生作标记后再诵读。
-
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 补充练习:背诵重复“独坐”、“听从群鸟”等词语,尝试写出更流畅的句子。
五、总结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体会是什么呢?能不能试着把诗意表达得更加生动一些呢?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