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娇·登多景楼》原文赏析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北伐,反对议和。他一生所写诗文几乎都与抗金有关。这首词也不例外,他通过对六朝故事的回顾,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抗金主张。
这首词的副题是登多景楼,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山的后峰有古甘露寺,相传为刘备招亲的地方。多景楼就在寺的后面,北临长江,视野阔远,是观景的最佳处。
词的上阕,是写登上高楼四处眺望观察形势所生的感慨。当时的镇江是宋金隔江对峙的前沿。看到眼前这鬼斧神工的天险,不少人把它看作是天然划分南北的疆界。而在诗人看来,这一面临江、三面环山的地形,正好是进取中原、北上争雄的有利条件。
下阕,“因笑王谢诸人”的王谢,是指东晋以王谢家族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这里泛指当时那些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们。他嘲笑这些人,虽然也学得像英雄那样感叹山河变异,但只知道泛论空谈,却无能去收复那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
河、洛即黄河、洛水,指当时北方的广大中原地带。诗人认为当前“正好长驱”北伐,应当像东晋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返顾。最后他指出形势于我有利,没有必要害怕对方是个强敌。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小儿破贼”,是指东晋淝水之战秦兵败绩,当捷报传来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他把驿书随手丢在桌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人问及谢安的来意,谢安回答:“小儿辈逐已破贼。”当时统兵将帅是谢安的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故称为“小儿辈”。诗人借此大有蔑视对方长我志气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首写得不同于一般的怀古词,议论精辟,笔力峻峭,字里行间充满豪情,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陈亮和辛弃疾志趣相同,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从艺术造诣说,陈不如辛,但就其慷慨豪放的风格而言,两人是相同的。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