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Programming Test Archive)上的编程题评分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题目完成度
完成题目数量:PTA通常会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例如9*2/3=6题。如果没有完成足够数量的题目,会扣除相应的分数,如每题5分。
全部完成:如果完成了所有题目,通常会有额外的加分。
代码质量
代码格式:代码格式不规范,包括命名随意等,会扣分。
代码互评:如果代码内容简单或存在明显错误,可能会得0分。
代码功能
功能正确性:代码需要正确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否则会根据错误程度扣分。
边界条件:代码需要处理各种边界条件,如输入范围、特殊输入等。
附加要求
实验代码:某些题目可能要求提交实验代码,这部分通常有额外的分数。
设计思路和流程图:有些题目可能要求提供设计思路和流程图,这部分也会有额外的分数。
调试过程: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也可能获得额外的分数。
互评和总结
作业互评:PTA平台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作业互评,互评结果也会影响最终得分。
总结和反思:在博客或PTA平台上记录学习心得和总结,根据记录的内容和深度也会获得一定的分数。
其他规则
抄袭:如果发现抄袭现象,会倒扣所有分数。
提交时间:按时提交作业也会影响最终得分,可能会因为延迟提交而扣分。
综上所述,PTA上的编程题评分主要依据题目完成度、代码质量、功能正确性、附加要求以及互评和总结等多个方面。建议学生在做题时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代码规范、功能正确,并按时提交作业,以提高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