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度(ionization degree)是指 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它用来表示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离解的程度。
电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 \alpha = \frac{n(\text{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n(\text{原弱电解质分子数})} \times 100\% \]
其中,$\alpha$ 表示电离度,$n(\text{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 表示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n(\text{原弱电解质分子数})$ 表示原来的弱电解质分子总数。
影响电离度的因素包括:
浓度:
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温度:
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电离度与电离常数(Ka或Kb)有关,对于不同的弱电解质,Ka或Kb越大,则电离度$\alpha$越大,溶液的酸性(对于一元弱酸)或碱性(对于一元弱碱)越强。
总结:
电离度是衡量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程度的重要物理量,通过计算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它受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并且与电离常数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