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存在于公元907年至1125年,期间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条。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在公元907年成为契丹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在公元916年建立了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辽朝的疆域在其鼎盛时期东抵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达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一带,南至河北省中部的白沟河。在辽朝的历史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后晋,改国号为“大辽”,并改元“大同”。
然而,辽朝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其末期,辽宣宗耶律淳建立了北辽,试图与西夏共同抵抗金朝的进攻,但最终北辽在公元1122年被金所灭。辽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在公元1125年被金俘虏并杀害,标志着辽朝的正式灭亡。
辽朝在历史上以其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体制而著称,其文化融合了契丹族的传统与汉族的文化元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朝的灭亡后,耶律大石西迁至中亚楚河流域,建立了西辽,但西辽最终在1218年被蒙古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