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dāi ruò mù j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就像木头鸡一样静止不动。它出自《庄子·达生》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斗鸡高手纪渻子训练斗鸡,使其达到极高的境界,即使面对其他鸡的攻击也能保持冷静,如同木头般不动。
成语出处
《庄子·达生》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纪渻子训练斗鸡的过程。最终,他训练出一只能够在比赛中保持绝对冷静的斗鸡,这种鸡在比赛中显得非常镇定,以至于其他鸡都不敢应战,反而逃跑。
成语用法
“呆若木鸡”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它用来形容人因恐惧、惊异或其他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失去常态的样子。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呆头呆脑、目瞪口呆
反义词:活泼可爱、神色自若
成语故事
故事中的斗鸡之所以被称为“呆若木鸡”,是因为它在外表上看起来毫无生气,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力量和智慧。这种鸡在比赛中能够保持冷静,不被外界干扰所影响,最终取得胜利。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到“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真正的强大并不仅仅体现在表面上,有时候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