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是 武职官衔,其具体含义和地位随着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与军事指挥和管理有关。
金朝:
千户最初是金朝开始设置的世袭军职,最初专授予汉人降臣,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
元朝:
成吉思汗建国后封功臣,也用千户之名,又称千夫长,共九十五人。元朝于各路设千户所,置千户为长官,隶属于万户,下领百户。千户所根据统兵数量分为上、中、下三等。
明朝:
明朝沿置千户为千户所长官,正五品,隶属于卫,下设百户。千户所一人掌印,一人佥书,称管军,并有“试”与“实授”之别。明朝的千户可以分为“卫所制度”下的千户和“锦衣卫制度”下的千户,两种制度下的千户品阶相同,但功能上可能稍有差异。
清朝:
清朝于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土官中置千户一职,正五品,管理所辖部族及士兵。
综合来看,千户在不同朝代的具体职责和地位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一种高级武职官衔,负责指挥和管理一定数量的军队。在明朝,千户所统领的兵力从几百到上千不等,千户本人则负责所内的军事管理和指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