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ān hé,其基本含义是 三者合一。在不同的语境中,参和可以指代不同的事物或理念的融合与统一。
《左传》中的用法
在《左传·襄公七年》中,参和与德、正、直等概念并列,作为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里,参和可以理解为德、正、直三者的和谐统一。
诗歌中的用法
晋代陆云的《赠顾尚书》诗中,参和与五岳、四瀆、两仪等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意境。
宋代张载在《正蒙·诚明》中提到“天本参和不偏”,将参和与太极、阴阳等哲学概念相结合,阐述天地本源的和谐与平衡。
王夫之的注解
王夫之在注解中进一步解释了参和的含义,认为参和是指太极、阴阳、三者合一的概念。
综上所述,“参和”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但其核心概念是 三者合一,可以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