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是一尊弥勒佛坐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中段2435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像,通高71米,头高14.7米,耳朵有9米,嘴巴长6.5米,鼻子长2.8米,肩膀宽24米,头部和脚部的占地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大佛依山而建的,由凌云寺前的一段石阶可到达大佛的脚下。整座佛像由铜、银、金、铅等材料制成,是一位伟大的艺术杰作和佛教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乐山大佛的修造始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的建造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
乐山大佛不仅代表了佛教文化,而且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009年,乐山大佛景区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