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壳蛋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钙质供给不足: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鸡每日摄入的钙质对形成坚硬蛋壳至关重要。如果饲料中钙含量不足,或者钙磷比例失衡(正常为2:1),鸡体难以获取足够的钙,就会导致蛋壳薄甚至形成软壳蛋。此外,缺乏维生素D或D3也会影响鸡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环境与生理影响:
高温、噪音或高密度等环境变化容易引发蛋鸡应激反应,干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导致输卵管功能紊乱,增加软壳蛋的概率。尤其在高温季节,鸡为了散热加快呼吸,可能引起体内酸碱失衡。此外,初产蛋鸡因生殖系统未完全成熟,钙质分泌能力较弱,也更容易产下软壳蛋。
疾病和饲料问题:
蛋鸡感染某些疾病(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或长期食用霉变饲料,也会造成输卵管损伤,使蛋壳腺分泌钙质的能力下降。此外,霉菌毒素会破坏维生素D的代谢,进一步导致钙吸收障碍。
营养不均衡:
饲料中钙质较差或是维生素D3不足,钙质原料如磷酸氢钙质量较差,或是协助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3不足,从而导致钙源不足。
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导致鸡蛋快速通过子宫部,未能形成蛋壳即排出体外,也是软壳蛋的常见原因。
药物影响:
蛋鸡内服金霉素等药物,与血钙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盐排出体外,导致钙源不足,影响蛋壳形成。
其他因素:
如产蛋雌鸽的输卵管发炎、年老、受惊吓等,也会引起输卵管收缩,致使蛋壳还未完全形成便产下。
综上所述,软壳蛋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营养不足、环境和管理因素、疾病和药物影响等。要减少软壳蛋的发生,需要从改善饲料配方、优化饲养环境、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等多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