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是一个四字成语,读音为zhōng liú dǐ zhù。这个成语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成语解释
中流砥柱:原指矗立在黄河中央的中流砥柱山,后来比喻力量强大的人或团体,可以起支柱作用。
出处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用法
用作定语、宾语:这个成语通常用作定语或宾语,来描述在动荡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作谓语:有时也用作谓语,表达对某人或某集体的评价。
近义词
砥柱中流
反义词
擎天柱石
结构
偏正式:这个成语的结构是偏正式,其中“中流”是修饰“砥柱”的定语。
发音
正音:中;不能读作“打中”的“zhònɡ”;柱;不能读作“zù”。
区别形式
不能在“di”的右边写“姓氏”。
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通过比喻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形象地描述了在动荡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关于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或例句,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