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以下几种:
春节:
壮族的春节,也称为壮年节,与汉族农历新年相似,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穿新衣,互赠礼物。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壮族也会庆祝这个节日。
清明:
壮族在清明节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端午节:
壮族的端午节有赛龙舟等传统活动,特别是在广西的桂平、柳州等地。
中秋节:
壮族也会庆祝中秋节,这个节日主要是团圆和赏月。
重阳节:
壮族在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等传统活动。
除夕:
除夕夜,壮族家庭会团聚一堂,守岁,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三月三歌节:
又称歌墟节,是壮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是为了纪念祖先,同时也是人们唱歌跳舞、社交的盛会,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牛魂节:
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人们会祭祀牛魂,祈求丰收和平安。
中元节:
又称鬼节、敬祖节,是农历七月十四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家家户户会杀鸡宰鸭,蒸糕做馍,并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以备祭祀之用。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
吃立节: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人们在正月三十日庆祝胜利,补过春节。
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
这些节日不仅体现了壮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壮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