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度相生律

时间:2025-03-05 23:38:45 娱乐杂谈

五度相生律,也称为 三分损益律,是一种音律学理论,用于生成和确定音乐中的各个音级。它基于纯五度音程的关系,通过向上或向下推算来找出各个音级的精确高度。具体来说,五度相生律是以某一音为基音,然后将频率比为3:2的纯五度音程作为生律要素,分别向基音两侧同时生音。

例如,如果以C为基音,那么按照五度相生律,依次向上推导出的音阶顺序为:C(宫)、G(商)、D(角)、A(徵)、E(羽)。这种音阶排列方式在西方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因此在国外一直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律”。

五度相生律不仅仅是西方音乐理论的基础,也在东方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五度相生律被用于制定乐律,如《管子》中就有对声音阶弦长比例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下一音阶一般为上一音阶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

尽管五度相生律在音乐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与十二平均律在音高关系上存在差异。例如,在五度相生律中,EF和BC之间虽然也是半音,但其音高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而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也是全音,但其音高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这种音高的差异是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

总的来说,五度相生律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理论,它通过纯五度音程的生成和推算,为音乐中的音高和音阶排列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