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日战争

时间:2025-03-04 09:49:48 娱乐杂谈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这场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为止,历时14年。

抗日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局部抗战(1931年-1937年):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虽然军事行动相对有限,但它是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对发动全民族抗战产生了重要作用。

全国抗战(1937年-1945年):

这一阶段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为止,是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次决死的战争,其广度、深度、范围和影响都是空前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被正式设立,以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